要闻回顾
(1)中国国家主席应邀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据央视新闻,我国国家主席指出,我们都高度重视彼此互动,都希望中美关系在美国总统新任期有一个好的开始,愿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特朗普表示,很珍视同习主席的伟大关系,希望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期待尽快同习主席见面。
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
(2)中国12月新增社融2.8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元,M2-M1剪刀差收窄。
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前值29.4万亿元,比上年少3.32万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前值17.1万亿元。12月末,M2同比增长7.3%,M1同比下降1.4%。
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
(3)中国央行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债,国债收益率盘中快速走高,离岸人民币一度跳涨百点。
管涛表示,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他早些时候就曾提醒,当前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
分析指出,相较于长端,本次暂停国债买入对短端的影响更为直接,一方面是稳汇率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央行聚焦于管好短端利率,进而理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思路的体现,短端国债利率也是长端的重要锚点。
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
(4)美国12月消费者物价创九个月最大涨幅;但核心通胀率回落
美国12月消费者物价创下九个月最大涨幅,因能源商品成本上升,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是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CPI同比上升2.9%。是7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不过,12月核心 CPI同比上涨3.2%,低于11月的同比涨幅3.3%,环比涨幅亦小幅回落。这提高了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环比趋平的可能性,并促使金融市场押注美联储要到6月才会降息。PCE物价指数是美联储衡量2%通胀目标实现情况的指标。
消息来源:路透财经早报
阳川点评:目前最重要的事件无疑是北京时间明天凌晨川普就职仪式后对中国的政策是否会延续周末释放出的中美友好基调,当前环境下除非川普出台超预期的强硬政策,否则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限。同时川普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策也是接下来影响全球风险资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方面,12月M2-M1剪刀差收窄是个利好消息,但是该趋势是否可持续目前还需观察,如果接下来M2-M1剪刀差持续收窄,则A股市场有望迎来加速上涨阶段,反之如果只是短期的,则市场还将维持当前震荡格局。央行停止购买国债对股市可能也会形成间接利好。
海外方面,基于美国12月CPI数据,市场当前的预期是今年6月才会降息,美国后续经济数据及川普的具体政策都将影响美联储降息预期,当前美联储总体基调偏向鹰派。
市场展望
之前我们预计市场在9月30日跳空缺口下方的空间有限,目前市场如期在该区域企稳反弹。虽然我们判断明天凌晨出黑天鹅是小概率事件,一旦真出现了黑天鹅,短期还是先以避险为主。预计接下来除非北京时间明天凌晨川普就职后出现了对中国的超预期大利空,否则市场在春节前将维持相对强势。至于春节后,如果春节期间没有出现显著利空,则春节后还能维持1-2周的反弹行情。
操作上,我们倾向于仓位高的在春节前逢高减仓,仓位相对较低的持仓过节,以进可攻退可守的方式持部分仓位过节。
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及本机构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不构成投资依据,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须在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投资事宜。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