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回顾
(1)、中国经济10月份“成绩单”出炉,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3%。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3%。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消息来源:Wind 万得
(2)中国央行本月通过MLF操作净回笼5500亿元
11月25日周一,中国央行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持平在2.00%,11月有1.45万亿元MLF到期,本次MLF操作净回笼资金5500亿元人民币。
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
(3)鲍威尔:美国经济强劲,美联储无需仓促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市场稳健以及通胀率仍高于2%的目标意味着联储无需仓促降息,可以三思而后行。鲍威尔表示,虽然美联储工作人员可能会开始评估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的关税等提议可能产生的影响,但这需要时间来理解,而且在新的法律或行政令出台之前不会变得很明朗。鲍威尔讲话后,交易员减少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押注,利率期货合约市场预计下月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0%左右,低于此前接近70%的可能性。
消息来源:路透财经早报
(4)美国10月降通胀进展停滞不前,2025年降息步伐或放缓
美国10月消费者物价一如预期上涨,因房租等居住成本上升,近几个月来美国向低通胀迈进的步伐有所放缓,这可能导致美联储明年的降息次数减少。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上涨0.2%。涨幅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10月CPI同比上涨2.6%,高于9月的2.4%涨幅。10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3%,与9月增幅一致。
消息来源:路透财经早报
阳川点评:国内方面,10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了回暖迹象,9月底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出现了有一定效果的苗头,当然经济回暖的持续性还要继续观察,短期可以打消一些悲观情绪。央行本月LPR保持不变,MLF缩量续作,表明接下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进入了观察期,为川普上台后的不确定性留出后手。
海外方面,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和川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打压了之前较为激进的降息预期,市场也将进入政策观察期,当前海外市场的观察重点在于美债收益率是否会持续上行,如果美债收益率大幅超过了美联储基准利率,那全球金融市场可能将会面临巨大风险。
市场展望
之前我们预计临近10月8号高点,因此当前震荡上行局面或进入尾声,当前市场完全符合预期,整体市场在10月8日高点附近出现了显著调整。预计接下来市场或仍将以震荡调整为主,调整的目标位还是之前预计的9月30日的跳空缺口附近。
由于预计整体市场或都将面临调整压力,操作上我们倾向于减仓或观望为主,偏谨慎操作。
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及本机构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不构成投资依据,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须在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投资事宜。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